楊景瑞:舊時的光影 | |||
2025/7/16 10:04:54 散文 | |||
當墻上老舊的掛鐘在歲月侵蝕下逐漸斑駁,當城市的喧囂不會在心間激蕩出漣漪,我們的人生已在不知不覺中歸于平凡。
那平凡不僅僅是對生活的妥協(xié)或者說是言和,還有對記憶深處的翻讀與懷念,人性中的感性在時光之河的一葉孤舟之上漸漸凸顯,那如煙的往事便像石頭上的刻痕,在風吹雨打過后愈發(fā)明晰起來。 年歲漸長,多少萬籟俱寂的夜晚,我們在手機相冊中、朋友圈以及QQ空間里泛濫開情緒,忘乎所以地翻閱著那些早已遺忘的故事和相片,從而希冀在這舊日圖文中找到歲月里的蛛絲馬跡,在今夕往昔的記憶交織下戰(zhàn)栗著思想,祈求自己過去的歲月千萬不要那么平凡。 手機相冊里有張很老的照片,之所以說很老,那是因為照片的分辨率模糊地讓人一眼能夠看出歲月的痕跡。 照片里的我,椅跨在宣化一個小橋欄上照的,拍攝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,至于叫什么早就忘記了,多少年過去了,我估計老人也不在人世了。 那是我20多歲的時候,去宣化去開全市工業(yè)企業(yè)通訊報道會。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較大型的會議。很大的一個會議室坐滿了參會的人員。會上,不少單位的人員都發(fā)言,日報社的李志強老師給予點評。第二天晚上,吃過晚飯后,大家沒事干只是閑聊。這個老一點的同志是搞攝影的,約了4個女同志、3個男同志一起出去轉了一會兒,在一個小橋上停了下來開始照起相來。于是,大伙聚在一起拍了一張合影照,另外每人單獨拍了一張。 這次拍照已過去四十年了,是我參加工作唯一留下的一張青春年華照片,也是一張小橋流水的光影,標志著我在新聞報道工作奮力起步跨越的開始。 從此開始,上報紙、上電臺、上電視的新聞報道作品逐年增多,連續(xù)多年被各級評為優(yōu)秀新聞報道工作者。特別是企業(yè)歸張礦集團以后,上稿數量名列前茅,在冀中能源中也能排上名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