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穴測量概論2004-8-25 |
二十世紀60年代后,中國的航大、航空、無線電、軍工、雷達等部份生產線已轉移到貴州山溝山洞中隱居起來,為了他們安居樂業(yè),對山洞中的部分科學尖端重大生產線工程,機窩工程、旅游業(yè)工程曾作過洞穴測設。 一、平面控制 1、洞內外平面控制點的選定應根據(jù)測區(qū)的大小或技術要求精度確定選用等級導線或多邊網形,一般采用1級導線精度作測區(qū)首級控制,用T2型經緯儀觀測2個測回,測角中誤差允許±5值,方位角閉合差允許±10√n(n為測站數(shù))相對精度不大于1萬5千分之一。當1級導線控制強度不夠時,可用Ⅱ級或Ⅲ級導線作前級加密控制點。 2、高程控制:洞內外平面等級控制點,一般應作四等級水準觀測,高差大的控制點可作間接水難觀測(若控制點不夠應增設水準點),觀測路線采用附合或閉合聯(lián)網圖形,路線長度L不大于16Km,每公里高差全中誤差不大于±10mm,附合或網合差平地不大于±70√L,山地不大于±6√n,間接觀測:Tz型經緯儀觀測2個測回,對向觀測高差較差不大于±44√D,(D為激光測距邊長平距Km),附合或閉合差不大于±20√∑D。 二、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 1、圖報控制,為了滿足洞內外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,在等級控制點上應加密平面和高程圖根控制點,圖根導線平面觀測精度;方位角閉合或附合差不應大于±6下√n,相對閉合差不大于二千分之一,水準測量附合或閉合路線長度不大于5Km,平地附合或閉合差允許±40√L,山地允許±12√n,具體要求可參照執(zhí)行現(xiàn)行工程測量有關規(guī)定。 2、用三角函數(shù)定律測繪洞底與洞頂?shù)匦吸c的方法:大比例地形圖一般采用大平板儀,經緯儀等儀具測繪成圖,由于洞穴的復蓋面與洞底洞頂?shù)年P系,洞穴的蓋、頂、底三頂?shù)匦螆D現(xiàn)狀,應在同位坐標點上滿足精度要求,在洞內徑空不高的地方可用標尺或梯子量出洞內徑空高,但是有些洞穴徑空高達數(shù)拾米,為了減少人力物力,采用三角函數(shù)定律測繪,觀測方法見略圖: 已知洞蓋面地形點D的高程為1252.88米 已知測站A點高程為1200.00米 B為洞內實測地形點,C為洞頂實測地貌點 AB為觀測豎尺視距=50.00,觀測角B為-5˙12’,角為+23。20’ AO為改正后平距=AB×Cosbz =49.59 A至B點高差BO=AO×tgb=-4.51 A至C點高差OC-AO×tga-+21.39 B點高程=1200.00-4.51-1195.49 C點高程=1200.00+21.39=1221.39 CD的殼蓋厚度=1252.88-1221.39=31.49米 根據(jù)上述測量計算方法,測繪出洞底、洞頂?shù)娜舾傻匦吸c,分別繪制出洞內外底、頂、蓋的地形圖,在三位一休一的坐標圖上計算出洞蓋的厚度為國家建設事業(yè)提供可靠的洞穴額頭紙數(shù)據(jù),可作洞蓋載力計算、設計、施工等用途。 來源:貴州省建筑研究院 |
編 輯:蘭天 |